一、結構組成
電飯鍋一般由鍋體、電熱元件、控溫和定時裝置組成。
1、鍋體
有內、外兩層或內、中、外3層。內鍋體用來盛裝欲烹制的食物,常以鋁合金和搪瓷或不銹鋼制作,其內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以防止食物粘鍋;外鍋體起安全防護和保溫作用,一般均用薄鋼板制作,表面噴漆或涂搪。內外兩層鍋體之間可以是空氣夾層,也可以填充絕熱材料。三層鍋體是在內外兩層鍋體間加有中鍋體,形成蒸鍋并起雙重保溫作用。
2、電熱元件
通常為金屬管式,大多鑄于鋁質發熱板里,發出的熱量經發熱板 均勻地加熱內鍋體底部。一般電飯鍋僅設一只底部電熱元件。為獲得更佳烹制效果,有些高檔產品上設2~4只電熱元件,分別作為頂蓋加熱器、側周加熱器,功率可分多檔。
3、控溫和定時裝置
普通電飯鍋上常采用的控溫裝置,一般由限溫器和恒溫器兩部分組成。前者保證鍋溫不會超過某一定值(通常為103±2℃),安裝在發熱板中心的空腔處;后者保證鍋內食物煮熟后穩定在60~80℃,安裝在發熱板下或其他適當位置。80年代以后,定時器在電飯鍋上的應用越來越多,主要是發條式機械定時器。
二、工作原理
電飯鍋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。將盛好食物的內鍋放到發熱板上,使其底部與發熱板中心的限溫中感溫軟磁鐵貼合。按下琴鍵開關,軟磁鐵下方的永久磁鐵即上升至與軟磁鐵接觸;此時鍋尚未升溫,軟磁鐵處于居里溫度以下,呈良好鐵磁性,能被永久磁鐵磁化并將其吸持在高點位置。處于高點位置的軟磁鐵帶動內部杠桿動作,將電路上、下觸點接通,電熱元件通電發熱,鍋內食物被加熱升溫。當內鍋底溫度達到103±2℃(此為軟磁鐵的居里溫度)時,軟磁鐵立即感知而失去磁性,在重力及內部彈簧的共同作用下從高點位置落下,并由此帶動杠桿機構,使電路上、下觸點脫離,電路斷開,
電熱元件不再發熱,達到限溫目的。但此時發熱板仍處于高熱狀態,其熱容量較大,可對鍋內食物繼續加熱一段時間,直至食物熟透。為了使食物維持在適宜溫度,有的電飯鍋還設有小功率加熱線路,用一個雙金屬片恒溫器控制其工作溫度。